犂園湯包館
地址: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56巷24號
交通: 南京復興站5號出口,出口後第一個小巷右轉步行約3分鐘
在轉角處的犂園湯包館,晚上看到橘色亮亮的招牌,因為新冠肺炎所以現在入店內用餐都會量體溫和酒精消毒,
店內的空間很寬敞,用餐環境挺舒適的,有透明的玻璃櫥窗看到美味的小籠包在蒸籠上,
先來看看菜單有哪些呢? 湯包、燒賣、煎餅類、蒸煮類的菜、湯品和甜點,
再來偷偷觀察隔壁桌點什麼? 蒸籠蛤蠣絲瓜和花椰菜、有滿滿蔥的香蔥大餅,
炒飯粒粒分明看起來也是很好吃的樣子,但是我們這次的主攻是小籠湯包類。
飲料冰箱櫃、醬料調配區、和現成小菜區都採自助式自己調配醬料,
醋、醬油、蒜泥、薑絲、辣椒醬、豆瓣醬、泡菜,還有教學調製羅勒鮮蚵湯包的專屬調料。
擺盤起來五顏六色很開胃的小菜區,梅漬蕃茄、豆乾、筍乾、小黃瓜、涼拌茄子和龍鬚菜,
很推薦酸甜清爽的梅漬蕃茄,敗筆竟然是小黃瓜,懷疑是調味沒有攪拌均勻,整盤都非常的鹹!
酸辣湯仔細一吃是白菜湯底的配料,喝起來有濃濃的黑胡椒粉味,還不錯喝囉。
小籠包現點現蒸大約等5-10分鐘左右,每份都是8顆,我們點了三種口味小籠包:
絲瓜蝦仁湯包、羅勒鮮蚵湯包、蟹黃湯包,剛出爐熱騰騰的湯包都皮薄又多汁,要小心湯汁燙口唷~
第一籠絲瓜蝦仁湯包,口味比較清淡一點,幻想湯包裡面藏著整隻的蝦仁,
但是細細一挖就只有一點點,蝦子的鮮味要很仔細的品嚐(笑)。
第二籠羅勒鮮蚵湯包,是款超人氣的口味而且要搭配特製醬料,鮮蚵、粉絲和肉餡包在一起,
一口咬下是滿滿的海鮮精華流出來,羅勒的味道比鮮蚵濃厚很多,算是味道比較重的口味。
第三籠蟹黃湯包也是每顆都有滿滿的湯汁,肉餡挺扎實的,
蟹黃的味道我倒是吃不出來,像是一般的鮮肉湯包,搭配薑絲和醬料很好吃。
吃完正餐後就是甜點時刻,蘿蔔絲酥餅外層口感真的很酥,但有一點點的油味,
內餡讓我想起兒時常常會去吃“我家牛排”,裡面必喝沒有攪散勾芡的玉米濃湯(誤)。
芋泥西米露表現算普通,芋頭味不夠濃郁也不夠綿密,總體來說服務很親切,
有機會再試試看燒賣、炒飯和蒸籠菜式,還有這次沒吃到的南瓜芝麻包。